歡迎訪問-巢湖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1.用足用好央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資金額度,落實中央貼息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確保貸款利率低于1.6%,各地可給予進一步支持。(皖發〔2020〕4號)
2.“稅融通”業務支持對象從納稅信用A級和B級企業擴大到M級,2020年累計投放額200億元以上。(皖發〔2020〕4號)
3.支持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中小企業應付賬款予以確權,拓寬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皖發〔2020〕4號)
4.消除復工復產后顧之憂。支持保險機構推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險”,保障范圍包括企業因疫情影響形成的財產損失、營業損失及消毒防污費等,保費由省財政和企業按比例共同承擔。(皖辦明電〔2020〕21號,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不影響征信記錄。(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支持小額再貸款公司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發放再貸款,引導對中小微企業增加信用貸款。(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7.具備條件的市、縣級融資平臺年內優先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對股票質押協議到期、受疫情影響造成還款困難的企業,幫助協調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展期3至6個月。(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鼓勵銀行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下浮10%以上,確保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項目,政策性融資擔保平均費率不超過1%,不得要求被擔保企業增加反擔保措施。(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用好中小微企業轉貸資金池,實行轉貸費用優惠費率,提高年周轉次數。鼓勵金融機構在疫情期間免除普惠小微企業、疫情防控相關和受疫情影響企業金融服務手續費。(皖辦明電〔2020〕21號,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提高融資效率。對受疫情影響且符合信貸條件的個體工商戶的信貸需求,原則上3個工作日給予答復。(皖辦明電〔2020〕21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依托省、市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開發應用“快服貸”“線上貸”“信易貸”。(皖辦明電〔2020〕21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4.發揮政府采購信用融資合作機制作用,對中標的中小微企業,可憑政府采購合同直接向合作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皖辦明電〔2020〕21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因受疫情影響造成違約滯后還款的中小微企業,暫不列入失信名單。(皖辦明電〔2020〕21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以電商交易額為授信基礎提供免抵押貸款。(皖辦明電〔2020〕21號)
17.為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中小微企業使用貸款發放工資,或為中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發行人提供增信的,政策性擔保費率按不超過1%執行、業務辦理期限壓縮50%以上,由各市、縣(市、區)給予擔保機構保費補貼和代償補償支持,省財政統籌相關資金給予獎勵。(皖辦明電〔2020〕13號)
18.用好央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資金額度和中央財政貼息政策,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確保企業獲得貸款期限不超過2天、實際貸款利率低于1.6%。(皖辦明電〔2020〕13號,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外貿企業辦理不可抗力事實證明和國際信用保險理賠等。(皖辦明電〔2020〕13號)
20.2020年省財政繼續安排庫款資金10億元,市、縣(市、區)按不低于2倍配套,設立中小微企業轉貸資金池。(皖辦明電〔2020〕13號)
21.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涉農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原有水平基礎上下浮10%以上。(皖政辦明電〔2020〕7號,安徽銀保監局、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22.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疫情發生前3個月生產經營正常,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鼓勵對到期貸款予以展期或無還本續貸。(皖政辦明電〔2020〕6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安徽銀保監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徽商銀行、省農信社2020年全年分別安排不少于100億元、200億元的專項貸款,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皖政辦明電〔2020〕6號,徽商銀行、省農信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安排50億元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以“央行直通車”模式發放,全年發放不少于1000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皖政辦明電〔2020〕6號,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5.配合國家開發銀行安徽省分行設立應急專項信貸資金,對疫情防控物資、設備生產企業,以及疫情發生前3個月生產經營正常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優惠利率及優惠貸款條件提供直接貸款,或通過合作銀行提供轉貸,符合條件的擔保貸款納入“4321”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皖政辦明電〔2020〕6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國開行安徽分行、進出口銀行安徽分行、農發行安徽分行、省信用擔保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6.對2020年1月1日起新發生的、無需提供抵質押作為反擔保、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2%的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省財政按照每年擔保貸款實際發生額的1%給予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費補貼,對單一融資擔保機構單戶企業擔保貸款業務的補貼最高可達10萬元。(皖政辦明電〔2020〕6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信用擔保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7.對確無還款能力的小微企業,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及時履行代償義務,并視疫情影響情況適當延長追償時限,符合核銷條件的,按規定核銷代償損失。(皖政辦明電〔2020〕6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信用擔保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8.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出險理賠,開辟理賠綠色通道,快速理賠,應賠盡賠。(皖政辦明電〔2020〕6號,安徽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9.金融機構運用再貸款發放的貸款利率上限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50個基點,運用再貼現資金辦理的票據貼現利率不得高于本行同期同檔次加權平均利率。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采取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等措施,不得盲目抽貸、壓貸、斷貸。運用省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戰疫”專區,上線綠色信貸通道、開通特色征信產品,助力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產。出租汽車(含網約車)司機和道路貨運駕駛員視同個體工商戶享受上述相關政策。(皖市監發〔2020〕18號)
30.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通過簡化貸款手續、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提供差異化優惠金融服務。(皖銀保監發〔2020〕1號,安徽銀保監局)
31.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實際用于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的信貸資金和租賃、信托等資金存量,根據企業需求,通過協商溝通,采取調整合同條款等方式,對本金予以緩收、對利息予以減免。(皖銀保監發〔2020〕1號,安徽銀保監局)
32.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不得盲目拒賠、惜賠、緩賠,不得因疫情影響對企業財產保險、貨物運輸保險、工程保險等涉企險種盲目拒?;騿畏街袛喑斜?。(皖銀保監發〔2020〕1號,安徽銀保監局)
33.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繼續免收再擔保費。(皖財金〔2020〕83號,省財政廳)
34.支持中小微企業以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融資。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主動服務、全程指導,幫助對接落實金融、擔保、保險等部門。(皖市監發〔2020〕10號,省市場監管局)
35.全面推廣電e貸、電e票業務,積極協調提供在線低成本金融服務,著力緩解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皖電辦〔2020〕46號,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